首页|师资队伍|专任教师 |
邹泓 教授 onthegopto.com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心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电话:010-58809599 E-mail:hongz@bnu.edu.cn 研究方向:发展心理学,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与健康人格教育,青少年心理发展评价与咨询,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人事测评与选拔。 个人履历 学习经历: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1. 司机心理健康研究项目,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横向项目,项目号:240200041; 2. 儿童青少年社会性能力的发展与促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号:16JJD880007; 3. 儿童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发展与促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号:14JJD190003; 4. 基础教育影响学生发展的环境因素领域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发布稿)研发,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2013; 5. 基于学校-家庭一体化的纵向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的应用示范研究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号:2012BAI36B03; 6. 学前儿童入园难现状调研,全国妇联委托课题,2010; 7. 汶川地震基层组织抗逆力培育研究(“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新框架研究——基于汶川大地震的实证研究”子课题之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号:08&ZD001; 8. 青少年创新能力的认知神经基础及其培养,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国家重点课题,项目号:ABA080004; 9. 情绪智力的发展特点及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onthegopto.com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重点实验室社会认知子课题,2007; 10. 国民重要心理特征调查—社会心理之家庭人际关系,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研究重点课题; 11. 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环境变量调查,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研究重点课题,项目号:2006FY110400; 12.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保护性因素与危险性因素的评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项目号:05JJDXLX001; 13. 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状况调查,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05-2006; 14. 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发展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子课题:流动儿童调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2005-2008。 发表论文: 1. Yingqian Wang & Skyler T. Hawk & Yulong Tang & Katja Schlegel & Hong Zou*.(2018.08 Published Online).Characteristics of Emotion Recognition Ability among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Relationships with Peer Status and Friendship Quality. Child Indicators Research.(SSCI) 2. Mingzhu Wang & Hong Zou* & Wenjuan Zhang & Ke Hou.(2018.05 Published Onlin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Role of Humor Style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SSCI) 3. Yulong Tang, Paul L. Harris, Francisco Pons, Hong Zou*, Wenjuan Zhang, Qunxia Xu.(2018).The understanding of emotion among young Chinese childr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42(5), 512-517.(SSCI) 4. Tang, Yulong; Harris, Paul L; Zou, Hong; Xu, Qunxia.(2018.03 Published Online). The impact of emotional expressions on children's trust judgments. COGNITION & EMOTION.(SSCI) 5. Shengnan Wei, Hong Zou* & Juan Wang.(2018).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self-disclosure online and loneliness. Global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3(5), 87-94. 6. 赵宝宝, 金灿灿*, 邹泓.(2018).青少年亲子关系、消极社会适应和网络成瘾的关系:一个有中介的调节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34(3),353-360.(CSSCI) 7. Xinxin Shi, Juan Wang, Hong Zou*.(2017).Family functioning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The mediating roles of self-esteem and lonelines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76, 201-210.(SSCI) 8. 李晓巍,杨青青,邹泓*.(2017).父母对幼儿消极情绪的反应方式与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33(4),385-393.(CSSCI) 9. 王娟,邹泓*,侯珂,汤玉龙,王明珠,王英芊.(2016).青少年家庭功能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同伴依恋和亲社会行为的序列中介效应.心理科学,39(6),1406-1412. (CSSCI) 10. 曲可佳,邹泓*,黄绍舒,曹以.(2016).父母教养行为、自主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32(6),675-682. (CSSCI) 11. 李一茗,邹泓*,黎坚,危胜男.(2016).被高估的情绪智力——基于构念和功能的分析.onthegopto.com学报(社会科学版),(4),31-42. (CSSCI) 12. 王富贤,邹泓,李一茗,汤玉龙.(2016).情绪调节灵活性研究进展综述.中国特殊教育,(3),77-82. (CSSCI) 13. 王英芊,邹泓*,侯珂,王明珠,汤玉龙,潘斌.(2016).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心理发展与教育,32(2),226-235. (CSSCI) 14. 李彩娜,董竹,焦思,邹泓*.(2016).大学生依恋与心理弹性——情绪调节与元情绪的多重中介.心理科学,39(1),83-89. (CSSCI) 15. 张文娟,邹泓,李晓巍.(2016).情绪分化理论对处境不利儿童预防性干预实践的启示与应用.中国特殊教育,(1),76-83. (CSSCI) 16. Tan, T., Zou, H.*, Chen, C., & Luo, J. (2015).Mind wandering and the incubation effect in insight problem solving.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7(4), 375-382. (SSCI) 17. 王明珠,邹泓,李晓巍,张文娟,王英芊,蒋索.(2015).幼儿父母婚姻冲突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父母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31(3),279-286. (CSSCI) 18. 邹泓,曾荣,王娟.(2015).创造力与精神障碍:实证心理学的探讨.onthegopto.com学报(社会科学版),(2),38-49. (CSSCI) 19. Zhang, W., Zou, H.*, Wang, M., & Finy, M. S. (2015). The role of the dark triad traits and two construct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n loneliness in adolescents.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75, 74-79. (SSCI) 20. 金灿灿,邹泓.(2015).犯罪和普通青少年的生活事件、同伴积极影响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双重调节效应.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3(1),88-92. (CSSCI) 21. 邹泓*,刘艳,张文娟,蒋索,周晖,余益兵.(2015).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保护性与危险性因素的评估.心理发展与教育,31(1),29-36. (CSSCI) 22. 唐光蓉,邹泓*,候珂,蔡迪,张文娟.(2014).家庭创新环境的特征及其与中学生日常创造性行为的关系:创造性人格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37(5),1125-1131. (CSSCI) 23. 李晓巍,邹泓*,刘艳.(2014).孤独感量表在中学生群体中的初步修订.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2(4),731-734. (CSSCI) 24. 孙鹏,邹泓*,杜瑶琳.(2014).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其对日常创造性行为的影响:人格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30(4),243-250. (CSSCI) 25. 侯珂,邹泓*,刘艳,金灿灿,蒋索*.(2014).同伴团体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一项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30(3),259-267. (CSSCI) 26. Li, X., Zou, H., Liu, Y., & Zhou, Q. (2014). The Relationships of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Parent–Adolescent Conflict, and Filial Piety to Adolescents’Family Functioning in Mainland China.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3(1), 29-38. (SSCI) 27. Gong, Y., Zhang, X., Zou, H., Tian, D., Qu, Z., Zhang, W., & Chu, Y. (2014). Debt and depression among the dibao population in northwester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 60(7), 3001-3006. (SCI) 28. Gong, Y., Wang, D., Zhang, X., Qu, Z., Liu, P., & Zou, H. (2013). The potential biological mechanisms of obesity effects on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knowledge mining. Health, 5(11), 1811-1818. 29. 曲可佳,邹泓*.(201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行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9(5),500-506. (CSSCI) 30. 金灿灿,邹泓.(2013).犯罪青少年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类型及其与生活事件和问题行为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1(4),599-602. (CSSCI) 31. 金灿灿,邹泓.(2013).父母监控与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人格类型的调节作用.中国特殊教育,(6),63-68. (CSSCI) 32. 邹泓,刘艳,李晓巍,张冲.(2013).中国七城市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的综合评估.onthegopto.com学报(社会科学版),(1),51-60. (CSSCI) 33. 梁钰苓,邹泓*,孙鹏,张文娟.(2013).青少年人格五因素对其学校人际关系质量的影响.中国特殊教育,(1),68-72. (CSSCI) 34. 刘文婧,许志星,邹泓*.(2012).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人格类型的调节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8(6),625-633. (CSSCI) 35. 刘艳,邹泓*.(2012).大学生的三重自我建构与个人自主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8(1),39-46. (CSSCI) 36. 曲可佳,邹泓.(2012).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青年研究,(6),13-23. (CSSCI) 37. 杨颖,程玉洁,邹泓*,王莉.(2012).日常生活事件对中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35(6),1376-1382. (CSSCI) 38. 金灿灿,邹泓*.(2012).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6),816-817. (CSSCI) 39. 邹泓*,余益兵,周晖,刘艳.(2012).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评估的理论模型建构与验证.onthegopto.com学报(社会科学版),(1),65-72. (CSSCI) 40. 张文娟,邹泓*,梁钰苓.(2012).青少年父母支持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8(2),160-166. (CSSCI) 41. 蔡迪,邹泓*,刘艳.(2012).犯罪未成年人友谊质量的特点及其与支持性父母教养方式、情绪智力的关系.中国特殊教育,(9),58-64. (CSSCI) 42. 李晓巍,周晴,邹泓*,胡辰,Sharlene Wolchik.(2012).新起点项目:一项预防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家长干预技术.中国特殊教育,(2),57-62. (CSSCI) 43. 金灿灿,邹泓*.(2012).中学生班级环境、友谊质量对社会适应影响的多层线性模型分析.中国特殊教育,(8),60-65. (CSSCI) 44. 张文娟,程玉洁,邹泓*,杨颖.(2012).中学生的情绪智力、社会问题解决技能对其师生关系的影响.心理科学,35(3),624-630. (CSSCI) 45. 张俊,邹泓*.(2012).中学生消费价值观在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消费决策风格之间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35(2),376-383. (CSSCI) 46. 张俊,邹泓*.(2012).中学生消费决策风格的特点及其与家庭理财教育方式的关系.心理学探新,32(4),376-383. (CSSCI) 47. 曲可佳,邹泓*.(2012).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特点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5(6),778-783. 48. 金灿灿,邹泓*,侯珂(2011).情绪智力和父母社会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直接效应还是缓冲效应.心理科学,34(6),1353-1359. (CSSCI) 49. 程玉洁,邹泓*.(2011).中学生人际适应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情绪智力的关系.中国特殊教育,(2),65-70. (CSSCI) 50. 杨颖,邹泓*,余益兵,许志星.(2011).中学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7(1),44-51. (CSSCI) 51. 金灿灿,邹泓*,李晓巍.(2011).青少年的社会适应:保护性和危险性因素及其累积效应.onthegopto.com学报(社会科学版),(1),12-20. (CSSCI) 52. 王莉,邹泓*,么娆.(2011).青少年网络成瘾、父母监控与其社会适应的关系.中国特殊教育,(5),62-68. (CSSCI) 53. 张文娟,邹泓*,李晓巍.(2011).青少年的父母监控状况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7(3),267-273. (CSSCI) 54. 余益兵,邹泓*.(2011).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的特征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以我国六城市调查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4(7),59-62. 55. 金灿灿,邹泓*,余益兵.(2011).中学生孝道信念的特点及其与亲子依恋和人际适应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7(6),619-624. (CSSCI) 56. 陈丽,邹泓*,刘艳.(2011).中学生自我提升的特点及其与人际适应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39(3),161-167. (CSSCI) 57. 曾荣,张冲,邹泓*.(2010).中学生的学校人际关系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中国特殊教育,(12),72-77. (CSSCI) 58. 刘艳,邹泓*,蒋索.(2010).青少年与同伴的自我表露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心理科学,33(1),229-231. (CSSCI) 59. 王瑞敏,邹泓.(2010).北京市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特点.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4(2),131-134. (CSSCI) 60. 刘聪颖,邹泓*.俄罗斯心理系中的个性发展理论概述.中国特殊教育,(1),83-87. (CSSCI) 61. 刘艳,邹泓.(2010).中学生情绪智力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onthegopto.com学报(社会科学版),(1),65-71. (CSSCI) 62. 杨颖,邹泓,屈智勇.(2010).汶川地震后基层干部的生存现状与支持体系的建设--以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onthegopto.com学报(社会科学版),(4),110-119. (CSSCI) 63. 屈智勇,邹泓*.(2009).家庭环境、父母监控、自我控制与青少年犯罪.心理科学,32(2),360-363. (CSSCI) 64. 邹泓,李彩娜.(2009).中学生的学业行为及其与人格、师生关系的相关.onthegopto.com学报(社会科学版),(1),52-59. (CSSCI) 65. 侯娟,邹泓*,李晓巍.(2009).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特点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5(2),78-85. (CSSCI) 66. 李小青,邹泓*,刘艳,杨颖.(2009).中学生同伴依恋的特点及其与友谊质量的关系:社会交往目标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5(3),32-38. (CSSCI) 67. 曲可佳,邹泓*.(2009).职业生涯探索的结构、方法及影响因素.心理科学进展,17(2),442-450. (CSSCI) 68. 王英春,邹泓*.(2009).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类型及其与友谊质量的关系.中国特殊教育,(2),75-79. (CSSCI) 69. 张冲,邹泓*.(2009).中学生情绪智力与创造性倾向的发展特点及其关系研究.中国特殊教育,(9),70-75. (CSSCI) 70. 李晓巍,邹泓*,王莉.(2009).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学校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比较研究.中国特殊教育,(9),81-86. (CSSCI) 71. 刘聪颖,邹泓.(2009).国外爱情观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6),102-107. (CSSCI) 72. 王英春,邹泓.(2009).初中生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及其与人格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7(1),59-61. 73. 金灿灿,邹泓.(2009).“新人类”择偶征友标准及特点--基于BBS征友.网络财富,(6),178-179. 74. He, S., Tsang, S., Zou, H., & Wu, Y. (2009).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Sexual Attitudes Scale in a Sample of Unmarried Chinese Young Adults.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47(4),1-10.(SSCI) 75. 邹泓*,蒋索.(2008).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的编制.心理学报,40(2),184-192. (CSSCI) 76. 邹泓,刘艳,李小青等.(2008).中学生情绪智力的结构及其与人格五因素、友谊质量的关系.onthegopto.com学报(社会科学版),(1),57-64. (CSSCI) 77. 李晓巍,邹泓*,金灿灿,柯锐.(2008).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4(2),54-59. (CSSCI) 78. 窦东徽,邹泓*,侯珂.(2008).对应偏差的年龄差异:认知能力限制假设和社会/动机假设相关研究述评.心理发展与教育,28(2),124-128. (CSSCI) 79. 杨晓莉,邹泓*.(2008).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特点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8(1),49-54. (CSSCI) 80. 蒋索,邹泓*,胡茜.(2008).国外自我表露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8(1),114-123. (CSSCI) 81. 屈智勇,邹泓.(2008).家庭环境、父母监控与青少年犯罪.中国青年研究,(4),35-40. (CSSCI) 82. 李文道,邹泓,赵霞.(2008).大学生同一性发展及其与亲子依恋的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13-119. 83. 刘艳,邹泓.(2008).大学生三种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教育研究与实验,(2),60-64. (CSSCI) 84. 金灿灿,邹泓,何姗姗.(2008).大学生的性知识与性态度现状及其关系.中国性科学,17(2),10-14. 85. .曼碧华,邹泓.(2008).学业情境中回避失败的成因及教育干预.江苏高教,16(1),114-123. (CSSCI) 86. 张国华,雷雳,邹泓.(2008).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6(1),37-39. (CSSCI) 87. 李冬梅,雷雳,邹泓.(2008).青少年网上偏差行为的特点与研究展望.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6(1),95-97. (CSSCI) 88. 余益兵,邹泓*.(2008).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中国特殊教育,(4),78-83. (CSSCI) 89. 邹泓,刘艳,李晓巍.(2008).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教育科学研究,(8),49-53. (CSSCI) 90. 曲可佳,邹泓*,李晓巍.(2008).北京市流动儿童的学校满意度及其与师生关系、学业行为的关系.中国特殊教育,(8),50-55. (CSSCI) 91. 李晓巍,邹泓*,张俊,杨颖.(2008).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产生机制的质性研究.心理研究,1(2),66-70 92. 王瑞敏,邹泓.(2008).流动儿童的人格特点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8(3),82-87. 93. 李小青,邹泓,王瑞敏,窦东徽.(2008).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31(4),909-913. (CSSCI) 94. 曼碧华,兰继军,邹泓.(2008).大学生撒谎行为及其与自尊水平、社交焦虑的关系.中国特殊教育,(7),81-86. (CSSCI) 95. 杨晓莉,李一茗,邹泓.(2008).儿童、青少年人际信任的研究述评.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5(30),47-53. 96. 黎坚,李一茗,邹泓*.(2008).初中生亲子信任的结构与测量.心理发展与教育,24(4),80-88. (CSSCI) 97. 余益兵,邹泓,曲可佳.(2008).中学生反应风格的特点及其在人格与自尊关系中的效应.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5(16),544-546. (CSSCI) 98. 李彩娜,邹泓*.(2007).亲子间家庭功能的知觉差异及其与青少年孤独感的关系.心理科学,30(4),810-813. (CSSCI) 99. 屈智勇,邹泓.(2007).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特点及发展轨迹研究.中国青年研究,(1),38-44. 100. 谢尹安,邹泓,李小青.(2007).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师生关系特点的比较研究.中国教育学刊,(6),9-12. 101. 李文道,邹泓*,赵霞.(2007).大学生同一性与职业探索、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3(2),63-67. (CSSCI) 102. 刘春梅,邹泓*.(2007).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与自尊的关系.心理科学,30(3),609-612. (CSSCI) 103. 李冬梅,雷雳,邹泓.(2007).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征与影响因素.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150-156. 104. 马存燕,邹泓,左占伟.(2007).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5(3),279-283. 105. 邹泓,屈智勇,叶苑.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与其学校适应.发展心理与教育,23(4),77-82. (CSSCI) 106. 刘艳,邹泓*.(2007).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与评价.心理科学,30(5),1272-1275. (CSSCI) 107. 邹泓,张春妹.(2006).中学生的人格五因素、感知的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onthegopto.com学报(社会科学版),(4),44-52. (CSSCI) 108. 屈智勇,邹泓,段晓英.(2006).自我控制、价值观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青年研究,(6),42-48. 109. 屈智勇,邹泓,张秋凌.(2006).基于自我控制理论的青少年犯罪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650-652. (CSSCI) 110. 张春妹,邹泓*,侯珂.(2006).小学儿童尊重行为与人格班级环境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2(3),16-22. (CSSCI) 111. 向小平,张春妹,邹泓*.(2006).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及与人格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4(3),294-299. (CSSCI) 112. 王英春,邹泓*,张秋凌.(2006).初中生友谊的发展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22(2),52-56. (CSSCI) 113. 王英春,邹泓*,叶苑.(2006).初中生友谊认知的类型特点.心理科学,29(4),980-982. (CSSCI) 114. 张春妹,邹泓*.人格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心理科学进展,14(2),241-248. (CSSCI) 115. 聂衍刚,张卫,岳颂华,李智能,邹泓.(2006).青少年压力:两个华人社区之比较研究.心理科学,29(2),332-335. (CSSCI) 116. 李彩娜,邹泓.(2006).青少年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5(1),115-121. 117. 叶苑,邹泓*,李彩娜,柯锐.(2006).青少年家庭功能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6),385-387. (CSSCI) 118. 张春妹,邹泓*,向小平.(2006).中学生的自尊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9),588-591. (CSSCI) 119. 王英春,邹泓*,屈智勇.(2006).人际关系能力问卷(ICQ)在初中生中的初步修订.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5),306-308. (CSSCI) 120. 蒋索,何姗姗,邹泓*.(2006).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14(3),394-400. (CSSCI) 121. 李彩娜,邹泓.(2006).亲子间家庭功能知觉相似性的特点及其与青少年自尊的关系.心理科学,29(6),1492-1495. (CSSCI) 122. 李彩娜,马春蓉,邹泓.(2006).家庭功能知觉的亲子差异及其与青少年自尊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4(6),617-621. (CSSCI) 123. 刘艳,邹泓*.(2005).武汉地区大学生社会能力的结构及其问卷编制.心理学报,37(4),502-510. (CSSCI) 124. 侯珂,邹泓,蒋索.(2005).社会人格取向的成人依恋研究.心理科学进展,13(5),640-650. (CSSCI) 125. 李文道,邹泓*,赵霞.(2005).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人格的关系.心理科学,28(4),868-871. (CSSCI) 126. 张秋凌,邹泓*,王英春.(2005).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犯罪行为、心理适应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7),483-485. (CSSCI) 127. 邹泓,张秋凌,王英春.(2005).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的研究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21(3),120-124. (CSSCI) 128. 刘艳,邹泓.(2005).大学生社会能力的类型特征.心理科学,2005,28(1),107-110. (CSSCI) 129. 李彩娜,邹泓,段春梅.(2005).幼儿母亲育儿压力的特点及其与婚姻质量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2),136-138. (CSSCI) 130. 李彩娜,邹泓,杨晓莉.(2005).青少年的人格、师生关系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3(4),440-442. (CSSCI) 131. 邹泓,屈智勇,张秋凌.(2005).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青年研究,(2),1-7. (CSSCI) 132. 杨晓莉,邹泓.(2005).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3(1),39-43. (CSSCI) 133. 左占伟,邹泓.(2005).初中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心理卫杂志,19(11),730-733. (CSSCI) 134. 马存艳,邹泓.(2005).关于主观幸福感与目标关系的研究.社会心理研究,1,56-59. 出版图书: 1.邹泓等主编,卢家楣总主编。儿童心理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丛书(ISBN 978-7-03-056714-7)。科学出版社,2018年3月。 2.邹泓 等译,David R. Shaffer & Katherine Kipp著。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9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6月。 3.邹泓 参编;董奇, 林崇德 主编. 中国6-15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系列丛书(项目总报告,关键指标与测评,标准化测验简介,数据库手册等,ISBN 978-7-03030143-7,-030144-4,-030145-1,-030146-8,-030147-5),科学出版社, 2011年4月。 4.邹泓 等译,David R. Shaffer & Katherine Kipp著。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8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7月。 5.邹泓、黄才华主编,心理健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 6.邹泓、黄才华主编,心理健康,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 7.邹泓、黄才华主编,心理健康,学生活动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 8.邹泓等副主编,申继亮主编。透视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世界(上、下)。onthegopto.com出版社,2009年3月。 9.邹泓 编委,林崇德,李其维董奇 中文版总主持,William Damon, Richard M. Lerner英文版总主编。儿童心理学手册(第6版第3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10.邹泓参编,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第2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 11.邹泓等译,(美)David R. Shaffer 著,《发展心理学》(第6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2月。 12.孙云晓、邹泓主编,《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报告》,北京出版社,2006年5月。 13.孙云晓、邹泓主编,《好习惯,好人生》,北京出版社,2005年7月 14.邹泓,屈智勇,张秋凌,《让我们共享阳光--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流动儿童受保护状况专题,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儿童中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出版,2003年9月。 15.邹泓著,《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发展》,onthegopto.com出版社,2003年2月。
社会工作 1.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分会理事长 2.中国心理学核心期刊《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编委会编委 3.中国心理学会,中国教育学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会,国际行为发展研究协会(ISSBD)会员
其它 荣誉奖励: 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报告,2006,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委托项目: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关系的研究孙云晓,邹泓获得少先队工作学会优秀科研著作一等奖。 学生指导: 已获硕士学位60人,博士学位22人;在读硕士生7人,在读博士生5人,博士后4人,访问学者4人。 硕士生: 94侯志瑾(合作指导) 95周燕 96周晖 97钮丽丽 98李文道 99高琨 屈智勇 00赵霞 刘艳 01王英春 鞠亮 李兵 李一茗 02杨晓莉 马存燕 侯珂 03蒋索 向小平 何姗姗 04柯锐 蔡颖 王瑞敏 刘乔 05陈丽 马春蓉 李小青 谢尹安 06金灿灿 杨颖 张俊 姜斌 07侯娟 任磊 08张文娟 许志星 么娆 09曾荣 程玉洁 刘文婧 10蔡迪 梁钰苓 11孙鹏 杜瑶琳 黄文君 12王明珠 唐光蓉 梁玥 13王富贤 王英芊 王宁 张骞 14王娟 何淼 朱琳 15危胜男 16徐群霞 17吴梦雪 18周佩雯 博士生: 01李冬晖 02李文道 屈智勇 张秋凌 03刘艳 李彩娜 张春妹 04侯珂 王英春 叶苑 05窦东徽 06赵霞 曲可佳 余益兵 李晓巍 07张冲 08金灿灿 王莉 09杨颖 10张文娟 11曾荣 12谭藤藤 13蒋索 王永平(教育博士) 14汤玉龙 15石鑫欣 16王娟 同等学力研究生: 97肖凌燕 98杨雪梅 99王宏伟 刘春梅 00段冬梅 左占伟 05魏昌盛 09樊蓓蓓 11段珊珊 孔冬梅 12翁琨 博士后: 02陈琴 07刘聪 12龚焱宏 14李一茗 校外研究生访学: 邱莎莎 刘佳 田媛 张婵 访问学者: 张二虎 侯玥明 魏晓娟 朱晓伟 培训交流: 1989年10月-1990年03月美国密执根州韦恩州立大学(WSU)心理系访问学者,进修并进行合作研究。 1990年04月-1991年01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教育研究生院访问学者,进修并进行合作研究。
浏览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