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际交流| 学生交流经验分享
【伦敦国王学院暑期交流项目】赴伦敦国王学院暑期交流个人总结(董笑言)
发布时间:2024-02-22 作者: 浏览量:【关闭

KCL之行已经结束了有十天了,每每想到要写总结,总是思绪万千,却不知从何写起尽管动笔十分艰难,但是要让我对此次行程进行一个直截了当的评价,我会毫不犹豫地给出答案:很好,我很喜欢。

在KCL的学习生活

首先最重要当然就是在KCL的学习体验。由于特殊情况的出现,本该周一开始的课程,我却周二晚上才到达伦敦。周二夜里回到宿舍就已经是夜里十二点多了,承受着时差带来的痛苦,第二天还要早早爬起来上课。但是好在我本来以为对于我来说会非常艰难的纯英文课堂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难。上课时全神贯注听讲,结合老师的PPT,口音容易懂的老师的课堂能听懂九成多,即便是老师的口音不容易懂也能听懂主要内容。不过老师们在课堂上讲的很快,知识密度很大,所以要想完全吸收,还需要在课下付出更多努力。

另外,由于认知资源有限,我在很多时候都做不到一边记笔记一边听课。这种情况下看起来还是优先仔细听课更重要,课后及时回顾,在回顾的过程中把上课没来得及记下来的内容落实到纸面上。这样对课上内容的损失最少,效果也会相应地更好。


KCL的课堂和国内课堂很显著的一点不同是,KCL的课堂需要很多互动和小组讨论。在课堂内容推进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先去思考、讨论、交流,然后我们一起得到正确的结论,而不是所有的“正确答案”被一股脑儿地扔到面前,你只需要记住它们就好。课堂讨论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碰撞的过程。在我们讨论病例时,有的小组成员提出了我从未想到过的问题,并考虑到了我本来认为并不重要的因素。在Cotier老师的workshop中,小组内部需要统一一个答案作为小组的最终答案。大多数题目比较简单、直白,我们很快就能统一。然而有些题目甚至会出现四个人有三个答案的情况。这种时候我们往往是各自阐释自己的观点,然后在相互指正中一点点得到最终的正确答案。尽管讨论这个过程有时看起来没那么必要,但是我却很喜欢这个过程。讨论让课堂变得更加活泼生动起来,课堂的参与度也更高了。

在做最后的小组展示的准备过程中,我们很顺利地定下了选题,决定以“心理学家如何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为主题。而对于我这个环境保护主义者来说,几乎是在聊天中就聊出了最终的角度和idea。在紧张准备了两天后,我们的presentation也顺利完成!很开心!

在伦敦的生活和体验

此次在伦敦,趁着课后时间也体验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学校宿舍窗户外就能看到冲入云霄的theShard,夜里还能清晰看到朵朵云雾在它腰身处飘过,窗外是油画般的建筑和小区运动场,常有人在这里踢足球、打乒乓球(英国人的乒乓球打的真的不是很好),人少时还有小松鼠偶来驻足。然而这远远不是伦敦的全貌。在课程结束后的时间里,我们去沿着泰晤士河citywalk,一路路过LondonBridge、莎士比亚剧院、LondonEye、BigBen,走过威斯敏斯特桥,继续向前走到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教堂,去吃藏在钢筋水泥深处的意大利披,吃完后坐在议会大厦前的草地上吹着晚风,看着已经亮灯的BigBen和LondonEye,看着远处的小男孩在草地上跑来跑去。

后来我们还去了海德公园。吃完街边不起眼的俄罗斯餐厅,穿过小路走入海德公园。巨大的、可以在上面随意打滚的草地。这里的草地不像别处,带了一点沉闷,这里的草地是有起伏的,让我觉得我躺在上面能从坡上滚下来再借着动能滚上另一个小坡。不过我最终没有这样做。再往前走是大大的湖。里面很多白天鹅、埃及雁、骨顶鸡,以及很多我不知道名字的雁和鹅。尽管立有“禁止投喂”的标牌,还是有很多人向鸟儿们投喂饼干、面包等,鸟儿们还是会兴冲冲地来赴宴(鸟儿们看不懂标示牌,所以这不怪它们!)。埃及雁长得斑驳,嘴里叼着老大爷拿给它的一整片面包片,走起路来颇为滑稽。后来我们坐到了湖边的草地上,准备吃找了好多天才到的苹果派。然而吃了没多久就被蜜蜂盯上了,为了躲避蜜蜂的追击,我们在晚上的冷风中疯跑,跑着跑着又觉得自己狼狈得好笑,最后干脆把苹果派送给了蜜蜂朋友。



在英国最大的感受就是自由和多元。在这里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在这里人不是被预先定义好的,而是由你自己去诠释其含义的。打扮成与众不同的样子是可以的,大声唱歌是可以的,在草地上打滚也是可以的。而在泰晤士河岸边随处可见的咖啡馆中的人满为患则让我感受到英国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我想象中的“社畜”成年人不同,他们似乎很懂得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在工作时间认真工作,在业余时间就认真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工作也并不是生命的全部。也因此,他们的生活看起来极其丰富多彩。我很佩服这样的人生态度,这也是我来英国学到的众多东西之一。

关于突发状况的应对

在我想象中本该顺顺利利的行前准备过程却在我的担忧和焦虑中度过。我的签证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本该早就下签的我迟迟没收到签证。原定七月十六日大家一起出发,然后我的签证并没有按时拿到。其实早在七月五日我的签证就已经decisionmade了,但是可能出现了额外的审查程序,导致我明明已经有了获取签证的资格,但就是拿不到纸质的签证页。尽管现在提起来十分轻松,但这对于第一次出国的我来说异常煎熬。而且我并不知道之后要怎样,难道要为此退出这个项目吗?还是选择自己买机票单独飞过去?可是这机票能否报销?以及我自己一个人可以吗?许多问题困扰着我,我的脑子如一团乱麻。好在又煎熬了天后,七月十九日下午,在签证中心下班的时间,我终于收到了出签的邮件。和家人商量后还是决定参加这趟行程,于是赶紧买机票。

去程买了直飞,幸运的是价格也合适,执飞航司是国航,也算是一路都没遇到什么困难。然而在买回程票时遇到了大问题:和团队一起回来的直飞航班贵的离谱,很多转机方案便宜一些,但是需要落地签。最终犹豫再三,买了到华沙转机的机票。尽管当时对转机充满恐惧和担忧,但是我思考再三,在肖邦机场转机不需要出机场,而且即便出了什么问题,我也完全有时间应对,毕竟回到北京之后没什么其他要紧的事。这次经历说不定还能为以后积攒经验:万一以后我又需要转机呢?总要经历的嘛!这个决定不算太坏,路上没出什么乱子。而且在波兰入境排队时,好心的机场工作人员帮我找到了一个和我同航线也是转机回北京的中国人。现在想来,唯一没考虑到的问题可能是,肖邦机场的商店都只接受波兰货币,而我的中国银行储蓄卡不能兑换这种货币。如果不是新认识的姐姐,我可能就要饿肚子了。

另外还有一个意外状况发生在我准备去希思罗机场赶飞机的路上。我是第二天早晨六点的飞机,和带队的胡老师商量过后,我们决定前一天晚上十一点出发,这样他们在送走我后还能坐上回程的夜班地铁。然而意外一个接一个地发生:原定要坐的地铁线路到不了希思罗机场(而且只有那天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和胡啸老师走散、要去坐的地铁末班车也开走了、uber软件无法绑定我们的银行卡……花了五十磅终于到达希思罗机场时已经是夜里一点多。胡老师他们又找各种办法回宿舍,最终先是坐大巴后是打车总算在凌晨三点到达了宿舍。而我则在机场一夜无眠,开始害怕接下来一个人的旅程。不过好在最后表明,万事开头难,这趟旅程也不例外,后面一切都还算顺利。


目前看来所有的意外情况都是由签证问题衍生出来的。最近我又了解到有一位今年入学剑桥的学姐由于出签的时间意外地长而失去了剑桥的unconditionaloffer。此时我在叹息之余也想到,由于我有了这次的经验,如果以后真的要到国外上学,我至少知道不会在签证上摔跤了。这样看来,也算是有些别人没有的收获

总而言之,此次的伦敦之行对我来说真的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旅程。除了知识上的收获、见识上的收获、经历上的收获以及应对各种奇怪的突发状况的收获,在此次行程后,我才开始真正好好地思考以后的人生规划,比如到底要去哪里读书、以后要不要走学术道路。我想我现在至少开始寻找答案了。



上一篇:【伦敦国王学院暑期交流项目】赴伦敦国王学院暑期交流个人总结(崔傲荃)

下一篇:【伦敦国王学院暑期交流项目】赴伦敦国王学院暑期交流个人总结(郭一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