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际交流| 学生交流经验分享 |
【伦敦国王学院暑期交流项目】赴伦敦国王学院暑期交流个人总结(邢昀萱) |
发布时间:2024-02-22 作者: 浏览量:【关闭】 |
在这个暑假,我非常有幸能够跟随学部去往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以下简称KCL),进行为期两周的访学。这段难忘的文化交流经历,不仅让我学习了知识,开拓了视野,锻炼了自主能力,更让我体会到了中英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收获颇丰。 1行前准备 为了这次访学,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中主要包括在KCL的官网上完成申请。我们需要完善个人信息、预定住宿并缴纳金额、确认信息并注册项目等工作。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经历了不少“小插曲”。例如,在填写姓名时,我未能理解网站上空格的含义,以为每个空格只能填一个字的拼音,不可将自己的名字连起来拼写,从而导致我的姓名拼音在官网上显示的是“YunXing”,而不是“YunxuanXing”。在发现这一问题后,我急忙通过邮件与KCL的相关负责人进行联系,指出自己的误解并希望他们能够尽快修改这一信息。然而,他们的回复速度可谓是出人意料的慢。一封邮件发出去,可能至少两天后才能收到回复。在焦急的等待过程中我总算是切身体会了“英国人不加班”的含义。同时,他们办理业务的质量也令人担忧。在第一次收到邮件后,负责人将我的名字改为了“XingYunxuan”,即把姓和名颠倒了。我只得再次联系负责人更正姓名颠倒的问题,这才终于获得了正确的姓名拼音,这前前后后,大约花了两周之久,我身边的同学在处理相似的问题时,花的时间甚至比我更长。在中国办理相关业务,只需几日便可完成,且能够保证信息准确无误,这让我不禁感叹英国人的办事效率。后续还有办理护照、签证等一系列流程,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也一项一项顺利完成了。尽管过程充满波折,但拿到录取证明和签证盖章的那一刻,我感到自己先前付出的努力都十分值得。 在出发前,我被指定为生活组的组长,主要负责护照和签证照片的管理、个人信息的收集、转达老师的通知以及准备药品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锻炼了组织协调和言语沟通能力,并完成了老师布置的所有任务。老师们还为我们召开了几次行前会议,强调了需要准备的物品及注意的事项,为伦敦之行做了充分的准备。 图1在首都国际机场的合照 2课程学习 初到伦敦的第二天,我们便开始了课程学习。在KCL的课堂上,我们主要围绕变态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两大主题,对其中的关键课题进行了探究。这一部分内容恰好对应了北师大心理学部大三上学期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所以这次访学可以看作是为我们大三专业课的预习。 在课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认知神经科学相关仪器原理的演示,包括TMS(经颅磁刺激)和EEG(脑电)。我更是亲自作为被试,首次带上了脑电设备,感受“高科技”测量带来的便利。在国内的课程中,我们很少有机会亲身接触到这些高精尖设备,通常老师只是在ppt上一带而过,而对于其操作方式和作用原理,只能通过视频资料或者自行脑补的方式来理解,所以对于每种不同设备的了解是十分有限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KCL的课堂上,我得以切身体验磁刺激穿过皮肤时的感受,也亲眼看到自己在眨眼时脑电波的微小变化,这为我理解这些仪器的操作与原理提供了一个直接的通道,使我对这些先进的科学设备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 图2EEG设备演示 此外我还注意到,与“教师主导”的传统中国教育模式不同,我们采用了与国内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工作坊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在工作坊中,我们被随机分配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都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成员们需要经过讨论确定每个问题的答案,教师会根据每个小组的具体情况给出建议和指导。在小组讨论中,小组成员依次进行发言,并倾听来自他人的不同声音,最后,每个小组需要对成员的观点进行汇总,并选出代表向老师汇报。在进行工作坊和小组讨论过程中,每位同学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拓展思考角度、开拓学科视野。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灌输者”,而是引导者和互动者,他们不仅讲授知识,更鼓励我们去质疑、去思考。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本质是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让我备受启发,也希望能够将这种教育理念与国内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发挥两种模式的优点,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令我感到欣喜的是,据我所知,国内的一些中学和高校已经开始尝试这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3深度游览 这两周的访学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学术上的启发,还让我深度地体验了英国的经济、文化和自然风光。在课余时间,我游览了伦敦的诸多知名景点,例如大本钟、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以及海德公园等等,由于并不是“跟团出游”,几乎每次行程都是通过公交、地铁或步行的方式完成的,这使我得以“深度游览”,更加深入地融入英国本地的生活,体会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与自然文化氛围。 伦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让这里的夏天显得尤其舒适,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宿舍,公交还是地铁,都几乎不需要空调。这里的白天很长,晚上九点钟还能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缓缓落下。天气湿润而多雨,每当天空下起小雨之时,伦敦仿佛又回到了工业革命时期的那个“雾都”。雨过天晴后,阳光从云层的间隙泼洒而下,又是一番别样的景致。漫步于泰晤士河畔,水波粼粼,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河岸边的人们穿着轻便的夏装,悠闲地漫步于河畔,仿佛时间也因为夏日的悠然而变得慢了下来。 图3KCL鸟瞰伦敦 在海德公园和摄政公园,我在广袤的湖泊和草地旁,见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无数的水鸟与小动物在岸边或草地上寻找食物,而游人也不会去惊扰这些在觅食的动物们。这让我不禁感叹,在闹市之中竟有如此一片净土。 在大英博物馆和国家美术馆,我看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丰富展品,其数量之多令人感到震惊,其中不乏一些传世珍品,例如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莲》等等。不过,这也侧面反映出英国在“日不落帝国”时期的一些强盗行径。在我看到“晚清特展”中我国被掠夺的诸多文物以及那张屈辱的《南京条约》时,悲愤之情油然而生,希望有朝一日能让这些文物回到真正属于它们的地方。 图4摄政公园的鸟儿 此次行程也让我看到了英国的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乘坐伦敦的地铁时,我便充分地感觉到了坐拥“最悠久历史”的地铁带来的不便:没有空调和wifi,巨大的噪音和错综复杂的线路,让我无数次在伦敦的地铁中如坐针毡,无所适从;相比之下,北京的地铁线路则清晰明了,给人以十分舒适的体验。此外,我还在英国的列车上见识到了“足球流氓”,他们饮酒高歌,大吵大嚷,嬉笑打闹,根本不在乎车厢内其他乘客的感受,这令我感到恼火和愤怒。相比之下,国内的列车上则少有这种情况出现,这与不少网络喷子口中的“中国国民素质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些经历,在丰富我的旅程的同时,也加深了我对于英国各个方面的认识。 4总结 这次伦敦之行,无论是学术知识的学习,还是生活文化的体验,对于我而言都是收获颇丰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概括: 从国家与社会的角度出发,将中国与英国的经济、文化与教育相对比,我更加认识到,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完美无缺的,只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发展地更好。此次英国之行的最大意义,就是让我们看到自己国家的优势,并认识到不足之处,取长补短,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这次访学不仅增长了我的专业知识,开拓了我的学科视野,还促使我反思自身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与优秀的教师们互动,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们交流,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看到了自己的潜力。这次经历鼓励我更加勇敢地面对挑战,努力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同时也增强了我与他人交往的信心和能力。我希望将来能够继续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拓展国际视野,将自己的所学所长投入到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去。 图5大本钟下的合照
|
|